实验室概述

一、建设实验室的目的

申请建立宁夏草畜资源遗传育种与高效利用区重点实验室,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区内外草畜资源遗传育种研究与高效利用的前沿课题,解决我区主要优势草畜资源(滩羊、中卫山羊、固原黄牛、荷斯坦牛等)遗传育种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在研究地方草食家畜资源产肉、产奶、抗病、产皮及繁殖性状分子机制的基础上,创制地方资源育种新种质,探索新的饲料资源开发与资源高效利用手段,开发新的草食家畜高效生产体系,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草食家畜改良与高效生产方案,为我区草食家畜资源的选育改良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

二、建设实验室的必要性和意义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畜良种培育和遗传改良的需要:良种是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据美国农业部报道,良种对畜牧业的贡献率为40%,充分体现了良种培育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动物遗传育种是高新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通过育种和遗传改良技术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牧新品种(系),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可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宁夏地区草畜滩羊,中卫山羊、固原黄牛等的良种率低。因此,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具有优良品种特性的草食家畜新品种,推动(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迫在眉睫,且具有重要积极和现实意义。

自治区(草食)畜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畜牧业是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推动全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全区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宁夏畜牧业主要以牛、羊、羊毛等大宗产品生产为主。"十三五"期间,全区草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现代畜牧业中的主体地位突显。2018 年全区肉牛饲养量 118.33 万头,存栏84.49万头;奶牛存栏 40.81万头;肉羊饲养量 506.59 万头,出栏 560.00 万头。牛肉产量达 10.92 万吨,羊肉产量为 9.91 万吨:牛奶产量达 160.07 万吨,畜产品生产量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与“十二五”相比,短期内全区草畜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后续的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草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的畜牧业规模和原有草食畜牧业优势,需要建设高水平平台进一步促进畜牧业以快速良好的态势发展。

建设自治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需要: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既需要高层次的平台,更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和创新团队。草畜产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但是与区外其他地区相比,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宁夏位于西北,生活环境相对比中东部地区差,导致国内本领域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不愿意到本区工作。近年来虽然自治区出台了很多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然而人才引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宁夏大学作为自治区唯一的一所 211 和区部合建高校,2003 年即获批畜牧学硕士授予权,2011 年获批畜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长期以来,该学科为自治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近年来,学术队伍不断壮大,于 2018 年获批了自治区优势特色牛产业科技创新团队,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形成了我区最大且在西北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畜牧和生物学相结合的学科群和科研团队。

探索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模式的需求:近 20 年来,随着我国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对外学术交流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已成为世界的科技大国,但相距科技强国甚远。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取得 6000~8000 项科技成果中,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 10%。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活动远离社会实际,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处于弱势。目前我国的草食家畜遗传改良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同样存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从而出现应用基础研究薄弱、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布局的需要:宁夏大学“宁夏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拥有自治区畜牧专业领域的 1 个优势特色牛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和区内唯一的畜牧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在聚集畜牧专业人才、开展宁夏特色草畜尤其是宁夏特色草食家畜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自治区内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截至目前本领域在我区没有区级重点实验室,因此,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可以很好切合自治区重点产业(草畜产业)布局需要,为更好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